我們的房租和生活支出,老爺付得比較多,以一個強調女人當自強的人,怎麼可以這樣以身不作則呢?
因為錢可以一人一半,但家事很難。
之前有個女生在網路上問:
要怎麼樣知道未來的老公可以跟自己分一半的家事,她願意負擔一半的經濟支出。
錢可以算得很清楚,但家事理不清,再加上每個人原生家庭習慣不同、對於整潔的標準不同、是否願意花費金錢解決問題的態度也不同,當心理不平衡時就很容易怨恨、吵架。
以洗碗為例好了,就有分:
- 洗碗時間:吃飽飯後馬上、放到睡前、放到隔天…
- 洗碗方式:用熱水沖、用多少洗碗精、洗幾次、用菜瓜布還是海綿、底部要不要洗、…
- 洗碗後:要不要刷水槽、是否清理流理臺水漬、碗要不要擦乾、要不要收櫃子…
你說,洗個碗哪有這麼複雜?
不,這就很多伴侶的日常。
有些人洗碗只洗一半、有些人放隔夜洗也沒關係、有些人不洗水槽、有些人堅持要用熱水才算洗乾淨… 但就算不符合「另一個人的標準」,他一樣有把洗碗的工作做完。那剩下的事情就是「比較在意的那個人」去做。
所以,你說怎麼讓「 家事一人一半 」呢?
很多人建議可以先同居、出去旅遊一起住、去對方家裡住幾天等等,除了知道對方有沒有具備做家事的能力,可以再加入幾個觀察重點:
一、觀念正確
男女都有負擔家事的責任(不然就花錢找人來處理),而不是「我幫你」。有些人雖然原生家庭重男輕女、完全不讓兒子做家事,但不代表男生沒有自己獨立的思想。
二、懂得體諒
能夠體諒彼此的辛勞,不論是工作、或家事都有其辛苦的地方。
三、願意溝通學習
原本不會做家事也沒關係,只要願意學習、接收溝通協調,都是可以的。
四、整潔的定義
愛乾淨是一種比較值,比較在乎的人要有心理準備,通常就是要做比較多事,所以兩個人對整潔的定義相近會比較容易相處。
如果能在這四個元素有共鳴,後續一起生活或結婚,只要彼此能協調出合適的方式,誰出得錢多或少、誰做的家事多或少都沒關係,取得平衡就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