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. 使用網路交友的動機,和一開始認識老公的經過?
那時我在美國唸書,因為好奇,和人在異鄉的寂寞,於是上交友網站新浪Club緣註冊了帳號,當時不是即時對談,都是以留言單向對談的方式,老公則是人在澳洲,第一次留言就是留給我,我們因此開始聊天,當時我大二、他大三,我們都是彼此的初戀
一開始感覺距離這麼遠一方面很安全,但另一方面也感覺不太真實,不過我們對彼此都十分真誠,從對話的過程中是可以感受得到的,起初我是沒什麼特別感覺,想說認識當朋友,是後來在聊天過程中,分享生活點滴和價值觀後,而慢慢對他有好感,並想要了解更多。當然當時的室友還是很怕我被騙,她快嚇死了。
Q. 認識後,見面、交往到結婚的過程?
我們認識前半年都是當朋友,會用MSN和講電話聊天,第一次電話還是我打的,我說我比較勇敢(笑)。直到回台灣見面前他才告白,第一次見面我們去淡水,那時候其實他比我還緊張,一直用手帕擦汗。我們第一次見面後,他就直接去拜訪我的家人,不是因為要談親,而是家人都很怕我被騙,要親眼見證一下本人比較安心。
我反而是後來見他的家人時很緊張,還叫錯對方家人的姓氏,好丟臉。因為我是基督徒,犯了他媽媽的大忌,單純因信仰被否定,那時候的我很受傷也開始對這段感情有疑慮,在他媽媽的反對下我們一度分手,接著認識了另一個對象,不過交往後就發現雖然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,但不像老公這麼讓我做自己,想要把我塑造成他想要的樣子,常常要應酬出差的工作,也不是我期待的家庭生活
我和老公分手的期間還是保持聯繫,我媽媽和身邊的朋友都很喜歡他,所以其實那時候真的很感謝即使信仰不同,老公一直站在我這邊、相信我,最後還是認為他和我對家庭的價值觀很相似,是更適合結婚的對象。
Q. 網路上認識時、和實際交往、及結婚後,感覺對方有什麼比較大的差異嗎?
我們當初都很單純也很真誠,聊天講的內容都是真的,因而建立起彼此的信任,婚後大致上跟婚前所認識的他差不多。比較不一樣的可能是我在網路上話比較多,比較展現隱形愛說話的自己。
當然,有些個性還是要實際相處才知道,例如我是急性子的迅猛龍,而老公則是慢郎中樹獺,以前會生氣批評,但現在認清這就是真實的他,也告訴自己要學習他的安然自在和高EQ,他則是學會傾聽,不過像我一樣的高效率是很難學的,哈哈。
在婚姻中,我認識最多的是我自己,從對伴侶不滿意的點會看到對自己內在厭惡的投射,學著愛自己、不斷自我成長、持續的良性溝通,讓兩人的成長一致。
Q. 兩人有爭執時,通常會怎麼溝通?
剛結婚的幾年吵架冷戰時,我會甩門開車出去,因為個性比較強勢,老公常常壓抑自己的感覺。後來因緣際會參加馬偕的心理諮商義工訓練,上了不少心理諮商的課程,也跟老公分享上課和看書的內容。我們在溝通時不指責對方,而是改用「我感覺」、「我覺得」來表達自己的感受。他也告訴過我「生氣可以,但不要半夜跑出去,他會擔心」,這樣簡單明瞭的表達關心,我接收到了就沒有再發生。隨著不斷的學習與成長,我們現在會先留給彼此冷靜的空間,而且絕不在孩子面前爭吵。
另一方面,轉念也很重要,例如之前對於他晚上出去運動,留我一個人在家裡處理孩子、收拾晚餐,會覺得很不開心,但後來想想,運動是我鼓勵他去的,並不是什麼不好的事,我也可以帶孩子們去運動,轉念後,孩子們如果問我爸爸去哪裡,我可以很愉快地說出「去運動啊」,讓他們都覺得運動是很好的事情,也都很喜歡運動,現在爸爸會帶小朋友去游泳、一起打棒球,或全家去體育場各自活動,爸媽對一件事的態度對孩子真的會產生很大的影響。
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不要翻舊帳,即使我在分手時傷害過老公,他也從來不會用這件事傷害我、責備我,只要翻舊帳就會損害關係。
Q. 老公符合你當初對理想對象的條件設定嗎?
有!他陽光正向、有想法、有毅力、愛運動,在工作上有責任感、愛家、愛小孩,尊重我與我娘家親人。最重要的是,即使有小孩還是讓我可以做自己。
那時候其實沒有像現在有那麼多選擇,一開始也沒有想太多對條件的設定,單純就是認識當朋友,聊聊生活日常、彼此的家庭成員、各種價值觀,才進而喜歡上對方。(延伸閱讀:交不到男朋友!你的擇偶條件還侷限在175公分以上嗎?)
Q. 遠距離時有沒有什麼維持感情的秘訣?
我覺得遠距離維持感情的秘訣就是「真誠」,不需要特別報備或限制,沒有隱瞞時,相處起來就舒服。
Q. 現在在婚姻中的幸福程度如何?
很幸福!我們夫妻對於三個孩子的教養立場一致,沒有特定扮黑臉或白臉,所以孩子知道找我或是爸爸得到的答案都一樣,日常起居由我負責照顧、孩子課業方面則由老公負責,除了工作外,我們在關係中互相協調,一起成長。
雖然信仰不同,但老公和婆婆都很開明,近幾年我也鼓起勇氣婉拒一些好意的宗教儀式,老公也會跟我一起去教會。
從一個單純好奇在網路上申請帳號的動作,到現在的幸福婚姻,真的很幸運像倒吃甘蔗,也許我們並不是非常富有,可是全家人在一起很滿足、很有安全感!
Q. 會不會鼓勵其他單身男女使用交友APP或網站?為什麼?
不會特別鼓勵。即使想要交往,也一定要從朋友開始認識,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看到彼此真正的內在以及爭吵時的互動模式!我們是多年遠距離,有充足的時間反覆觀察與了解彼此的想法,我想如果短時間內認定彼此為男女朋友,會失去很多客觀了解對方各個面向的機會。
訪談後語|網路交友「先驅」的幸福婚姻
雪兒和老公認識時沒有給彼此太多設限,透過慢慢在跟異性相處之中釐清並確認自己要找什麼樣的人,和未來想要什麼樣的家庭生活,一開始在使用網路交友時其實是抱著交朋友的心態,至今仍與幾個當年認識的網友維持好友關係,一起參與了彼此成家生子的大事。
她認定是自己所要的關係之後,看見對方美好的優點,明確知道自己為什麼選擇對方,並且認真經營、正視關係中潛在的問題,嘗試改變並解決問題,我認為這就是他們現在過著幸福日子的最大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