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一段長期關係中,對伴侶失望、不滿、期待未被滿足,往往是紛爭的起始點,如何抱著一種「無欲無求」的平靜、知足心理狀態呢?
必須先提醒,這不代表要接受所有不合理的行為,而是在未傷害你、非無理要求的前提下,養成理性看待事物的思考邏輯,只要遇事第一時間先不要失望、生氣,通常能更平靜、穩定的去理解和溝通。
我以前是個超容易失望、因為一點小事不順我的心意就生氣的人,曾經因為國中好友不和我同班差點下跪求她、也常常對朋友或伴侶沒有達到我想要的狀態而有負面情緒,經過千錘百鍊失望千百次(?),才到今天這樣即使沒收到生日禮物都能夠處之泰然的我 🙃,因此想跟你們分享可以嘗試讓自己「不失望」的方式。
不把任何事當作關係中的理所當然
- 「大家都有鑽戒,所以我也要有」
- 「朋友的女友都會幫他帶飯,為什麼你不做?」
任何事都不是理所當然的,你可以有所期待、可以溝通,但不能認為對方一定要按照你心中所想去做。理想狀態是你提出了需求、對方認同你的需求而達到共識,但如果對方不認同呢?那並不代表對方是錯的,只是你們的認知不同而已,這種狀況不需要對另一半失望,你需要的是思考這件事真的是必要的嗎?需不需要進一步溝通?如果對方無法達成,我們適不適合繼續交往?
沒有人「應該」怎麼樣
- 「男人就是應該要上進、賺錢養家」
- 「女生就是應該要很會處理雜事,和照顧我的家人」
事實上,沒有人應該要怎麼樣,把對方當作一張白紙來看待,他有做很好、他有達到你的標準給他拍拍手,但若是他並非你所想的那樣,一樣的,看這期待對自己的重要程度、嘗試溝通、如果完全無法改變還要繼續下去嗎?
建立獨立性和自主性
- 「難道他就不能主動安排假日出遊嗎?」
- 「我生日他居然忘記耶!」
當把主動和決定權交到對方手上時,就很容易因為對方沒有做到自己想要的而感到失望,不如主動提醒、滿足自己的需求,而不需要倚靠對方來符合自己的期待,像是兩人若對儀式感的需求不同程度,可以由在乎的那一方自行處理或安排就好。
這是我的親身經歷,因為老爺不過生日,所以剛在一起時他一直記不得我的生日,所以我就主動的提醒他,考考他我的生日是什麼時候,自己安排生日想去的餐廳等等,至今他還記得一間很貴又很普通的牛排餐廳 XD。
擁抱意外的美好
- 「為什麼房間訂錯?!」
- 「你為什麼忘記帶手套?」
嘗試放寬心,接受非自己預先所想的結果或成效,去擁抱彼此在過程中一起經歷的意外插曲、不完美的美好,與其把心思放在「失望」,不如試著轉換心態想想事情的另一面。
設想最壞情況(也許沒那麼壞)
- 「你為什麼沒有檢查仔細?」
- 「都是你說要開車,你看這麼塞!」
遇到事情不如預期,第一時間總是會有負面情緒產生,不如先想想最壞情況是什麼,如果最壞情況發生了怎麼處理,也許就會發現事情沒有想像的那麼糟糕,沒有必要指責對方,或對對方失望,更不需要引起兩個人的爭吵和不愉快。
常常對伴侶失望?其實你可以這樣做
簡單來說,讓自己不要失望、生氣的三要素就是:同理心、自主性、放寬心。
遇到事情不如自己想要的發展,第一時間先站在對方的角度想想看:他為什麼這樣做、為什麼我會覺得他沒做好;第二想想這件事對自己的重要程度到哪邊?有這麼嚴重嗎?;第三,嘗試溝通協調、理性處理現況;如果無法解決那就放寬心,想想最壞狀況真的有那麼壞嗎?
當一切都無法接受、對方的荒謬程度已達自己無法理解的程度,最壞狀況就是選擇離開這段關係而已,就再也不需要對這個人失望了。
Cherish the uniqueness of your partner, for in their imperfections lies the beauty of a genuine connection. Embrace the ebb and flow of love’s journey, and let understanding and patience be the anchors that steady your heart against the tides of disappointmen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