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起「 開放式關係 」(Open relationship)相信不少人會先皺起眉頭,想說這是什麼亂七八糟的思維,若是單純看 Newness 這部電影中的展演方式,很容易會覺得那就是一種追求新鮮感、為自己劈腿正名的說詞,一同觀賞的朋友甚至憤恨的罵聲了「綠茶婊」。劇情簡單說就是男女主角原本持續使用交友軟體約會紓解身體的渴,卻在一次約會中認識彼此,從一夜情晉升情人、正式交往、同居,一陣子穩定甜蜜的關係後開始感到無聊,因此決定一起嘗試開放式關係。電影一定要有轉折,因此過程中發生了小意外,兩人大吵後分開,最後結局就不爆雷了。
然而,撰寫這篇文章並不是要來批判、指責這樣的關係,因為除了在欺騙、傷害對方的情況下,我認為任何關係只要經過雙方的討論和同意,都是兩人之間的事,也許過程中有好有壞,結局也不一定美好或破裂,但那都是一段關係的必經過程。所以,也希望你先收起批判的眼光,用更「開放式」的心態去看待並了解開放式關係,並知道這也許是你們關係的選擇之一。
什麼是 開放式關係 ?
根據維基百科,開放式關係的概念誕生於1970年代,指的是一段非單一伴侶制的親密關係,這個詞有時會與「多元關係」(polyamory)有關連,不過開放式關係通常是指在一段穩定的親密關係中的兩人,同意彼此與其他人發生身體上的親密行為,但沒有心理上的親密關係,多元關係則通常會包含心理層面的親密關係。
開放式關係的成立有幾個要素:
當然首要條件便是雙方都要同意一起進行開放式關係,除此之外,還有一些規定需要遵守。
坦承一切
事先告知行程和計畫、和正式關係以外的對象發生哪些事、就算沒有按照原訂計劃或超出界線,事後也一定要誠實說出。另外,對正式關係以外的對象也不能隱瞞自己有伴侶的事實。
尊重界線
每對伴侶會有自己設定的界線,例如可以約會但不能發生關係、可以發生關係但不能一起過夜等等。
時間管理
人的時間有限,因此必須說好要留給彼此多少時間,不能把所有時間都留給正式關係以外的人,還是要付出努力維持原本的關係。
誰會想要嘗試開放式關係?
有早期的研究顯示,以美國來說,開放式關係更盛行於年輕、學歷較高、中產階級以上的白人女性;也有研究數據顯示,住在宿舍或群居的年輕男性較女性對開放式關係更有興趣。所以其實很難從性別、年紀歸納出這樣一個群體,實踐開放式關係的人群更趨向經歷以下幾種狀況:
- 天性非單一伴侶制
- 在關係中感到無趣,想要新鮮感
- 遠距離戀情的伴侶
- 喜歡上其他人,但不願意放棄原本關係
- 認為性愛可以分離,追求更豐富的性生活
- 預期即將步入「定下來」的階段前
- 想要驗證彼此的愛和信任感
- 正式伴侶無法滿足彼此性關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