♥首頁Blog戀愛中伴侶如何溝通?技巧次之,四個原則更重要

伴侶如何溝通?技巧次之,四個原則更重要

Aug 29, 2022

我們都知道伴侶之間若有維持健康關係,一定要「溝通」,溝通這兩個字說起來很簡單,有時候做起來卻很難,伴侶如何溝通、什麼時機點溝通、怎樣才會算好的溝通呢?

我遇到的一些諮詢個案會有困擾,都是因為不敢說、或不知道如何跟伴侶溝通,一直積在心裡而產生不滿或面臨崩潰,我都會先問個案:「你有跟他說過嗎?」這時候答案通常是否定的,他們遇到的情況有幾種樣貌:

  • 雙方沒有認真討論過什麼事
  • 一聊起重要的事對方就顧左右而言他
  • 自己害怕衝突,很怕講了會吵架或分手
  • 不知道怎麼說(擔心太傷人、或太嚴肅)

很多主動諮詢的人通常處在關係的初期,像是不確定雙方的定位、遇到什麼難以啟齒的問題需要討論,但不代表在關係初期才會遇到溝通問題,其實我們需要一直在關係中不斷成長,隨著兩人對對方的認識和熟悉,可能會從隱晦的建議,到非常直接的明說,又或是因為太熟反而持續容忍某些狀態,又或是明明有問題卻認為沒辦法解決而逃避。

溝通技巧固然可以提升效率和結果,但我認為原則更重要,秉持這些原則再進一步活用技巧,才能讓雙方關係更加健康、融洽

不要遇到問題才溝通

溝通、溝通,這兩個字感覺像是要「討論很嚴肅的話題」,這就是很多人的困擾,平常都好好的、在一起很開心,但遇到問題了忽然不知道要怎麼樣討論這個「問題」本身。

所以溝通不該是遇到問題才做的行為!

日常生活就應該有很多的溝通、有暢通的溝通管道,雙方可以藉由討論時事、分享工作、交換感受,來「溝通」自己的想法,並了解對方的想法、價值觀,有些事情如果不說出來,都會變成一場謎團。進而延伸到日常生活,那麼當遇到比較嚴肅或認真的問題時,有了前面的練習和管道,就不會是剛念幼幼班,一下子要解決大學數學題的感覺。

【日常溝通小技巧】

可以善用這些開頭

  • 你覺得…
  • 我想知道…
  • 如果 A 或 B,你的想法是…
  • 我懂/理解你的意思,那我想的是…
  • 如果… 會不會比較好

不人身攻擊、不言語傷害

溝通時最忌諱「激怒」對方。

如果在溝通一件重要的事情,而雙方是帶著情緒(尤其是憤怒)時,那這次的溝通基本上是無效的,因為已經不是針對問題了,而是對人不對事,只想要說贏對方、說服對方,或是達到自己的目的。

其實不管在任何時候,關係中都不應該人身攻擊,像是把對方說得一無是處、批評外表、叫對方滾、貶低對方的價值,都很糟糕,包含傷害對方重視的人事物都不好。因為人在被攻擊時第一時間會直覺性的防備,就聽不到後面的你想說的事情了,更無法在理性的討論中達到共識。

【案例 和先生討論婆媳關係】

(X)你真的是一個媽寶耶!你媽堆這些東西在我們家,她不是囤積狂是什麼?!我是資源回收廠嗎?

(O)我想跟你討論一下媽媽這些東西,我們是不是可以找個其他地方放?因為已經影響到我們兩個的生活空間了,你覺得呢?

【案例 和女友討論花費問題】

(X)你有必要每個禮拜去做指甲?是想勾引同事喔? 做完也不會比較美啊!

(O)寶貝,我知道你做美甲會很開心,但就算不做我也覺得你很美啦,有沒有可能我們把這筆錢稍微省下來,之後可以去旅行/買房子/吃好一點。

不爭輸贏,解決問題才是雙贏

溝通時,也很忌諱「只想講贏」。

我發現某些情侶或夫妻,在吵架時,只有一個目的:達到自己想要的。只要能做到,不管對方是不是會受傷、傷心、痛苦、難堪。可是這樣的心態你仔細想想,真的是愛對方的作為嗎?如果你愛一個人,你會希望為了解決問題,而讓對方失去自我、痛苦傷心嗎?

延伸閱讀:為什麼不該在關係中百分百的 做自己

除非你們真的是天生一對,百分百契合,不然想要一段關係健康、正向,不是誰全然的做自己,因為這樣的狀況下一定是另一方較辛苦、較卑微,久而久之要不感情淡了、要不爭吵加劇、要不忍不下去爆發,都不是好結果。

只有兩個人真正的看到問題核心,把問題當作敵人,一起當隊友打怪,才有可能雙贏。

【案例 準備結婚想買房子】

房子 1,600萬,男方沒有那麼多頭期款,也沒辦法貸款那麼高額,但女方不願意出錢,也不需要房子登記在名下。

通常遇到這種狀況,一般人就會先怪罪女方不願意出錢,男方可能也會朝向努力說服女生出錢的目標,但如果女生有自己的考量而且改變不了,我們是不是可以考量一下其他的可能性?

  • 問題核心:房子負擔不起
  • 可以討論的解決辦法:
    • 降低標準,選擇便宜一點的房子
    • 女方協助出一點錢
    • 暫時租房、先住婆家或娘家,等存夠錢再買
    • 重新配置家庭支出,例如讓女方負擔其他生活支出

如果男生一直抱持著「你憑什麼不出錢」的心情,就很難過這一關,如果兩個人還想要好好走下去,除了贏過對方,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兩個人都能接受的方式。

不要無止盡包容與退讓,設定好底線

最後,上面講的都是「理想狀況」,是雙方都有意願為了維持關係而好好溝通的情況,但有很多人是一方努力了、好好的說、提出解決辦法,但另一半就是擺爛和做自己,該怎麼辦?

在關係中只要無止盡的退讓和包容,最後失去的就是你自己。你當然可以選擇調適心情、繼續包容下去,又或是離開這段關係。

沒有什麼關係是不能打破的,就算有孩子、有家人、交往多年,都要讓對方知道「如果再這樣下去,我們就是有可能分手/離婚。」如果對方是因為也不珍惜這段關係而不願溝通、不付出、不努力,那跟這樣的人在一起不就是食之無味,棄之可惜嗎?

溝通是我們一輩子的課題,不只是親密關係,其他如家人、職場、友情,也都需要透過「溝通」來達成彼此的共識,並創造更好的結果。在華人社會中,女生通常表達與分享能力比較好,受到教育和家庭的影響,女生更常會是講出來、主動溝通的那一方,而且更願意學習「如何溝通」。但不代表男生就可以不用努力、不需要嘗試,常常男生都覺得沒什麼、還好吧、不重要,或是受到媒體影響,認為男生只要「閉嘴就好」,反而失去了很多增進感情的機會。

不管什麼性別,嘗試說出自己所想、感受、在意的事情,並且秉持上面的四個原則,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讓關係更加融洽、減少爭吵和不滿。

“關係就像兩個人在一艘獨木舟上,只有雙贏或雙輸,要好好合作才能一起前進,一個人不動或唱反調都可能會靜止、繞圈圈或翻船,只有理性的好好溝通,才能一起往想去的方向前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