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情提要——
我與老爺(交往多年的伴侶、台裔美國人、工程師)在交友軟體上認識,之後還一起踏上世界旅行,後來因為COVID-19疫情回台灣避難,目前定居台北,至今(2021/8)已經交往四年。許多人不認為交友軟體上會遇到「合理正常」甚至是優質的對象,都會問我是用什麼APP、當初是怎麼認識的、與對方的約會經驗等等,所以在粉絲團上分享了幾篇,在此整理成文章與更多人分享。
2018年五月,我第一次見到老爺的家人,而且第一次見面就住在他爸媽家好幾天,需要共用浴室、一起吃飯好幾餐…等等。
從第一餐老爺媽媽開始瘋狂餵我,老爺說我如果跟他媽媽住應該會馬上胖個10公斤,我知道有些人覺得很受不了長輩一直塞食物、又無法拒絕,不過我認為那就是一種善意、關心、愛的表現,因為「吃飽喝足」對他們來說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了。
真誠的做自己很重要
但我不會硬逼自己吃下不喜歡的東西,或吃得太撐,誠懇的婉拒和表達自己的意見,我認為也是信任對方的表現。更重要的是,我去之前,老爺就已經告訴他媽媽我不吃這個、不吃那個。
某一天開飯前,老爺媽媽有點不高興的說:「你們一個人不吃這個、一個人不吃那個,我真的很難煮飯耶!」我們兩個都是笑笑,因為我們的確都很挑食,而且挑的食物幾乎沒有交集。
過一下老爺媽媽又喃喃的說:「吃飯就是要這樣,全家人一起才叫吃飯。」我知道她的抱怨只是碎念,其實內心應該很開心兒子終於回家吃飯了。
從那次的拜訪之後,這幾年陸陸續續也只見了兩回,我們每次見面都算愉快,老爺媽媽總是很熱情地送我很多東西,我也陪她喝喝酒、逛逛街,享受她精心準備的大餐。

老爺在台灣反而比較常跟我的家人見面,第一年到台南過年,時不時會一起吃個飯,剛開始他很緊張,常常想推辭不出席,後來熟了也就好了,一起輕鬆吃飯聊我爸的爬山經、聊我們以後的生活等等等。
我自己認為,面對彼此家人有幾點很重要,#伴侶是一國的,他媽媽的要求他幫我擋,我爸媽的事情我幫他擋,我們從來不在自己家人面前講對方壞話或抱怨(雖然也是沒什麼壞話可以講的啦);我真心的把他的家人當作我的親人看待,就算不是親媽,也是乾媽一類的長輩,我也可以感受到他打從心底在乎我的家人。
美國影集裡說的 He/She is family. 大概就是這個概念。
最後就是, 距離創造美感 是真理,千萬不要住太近。
那去男友家到底要不要幫忙洗碗呢?
有人說,不洗碗沒禮貌;有人說,還沒結婚不要去對方家裡當傭人。
我自己的想法是,連去朋友家吃飯都會主動幫忙洗碗的狀況下,換成是男友媽媽煮飯,我也會表示可以幫忙,但若是對方拒絕,那我就不會硬要幫。另外也可以看看文化差異,像是在有些國家裡,進到主人家廚房其實反而是不禮貌的事情,就不用主動幫忙洗。
以在老爺爸媽家的情況是,我們會「一起」主動要幫忙洗碗和收拾,但不一定會被接受,大部分時候老爺媽媽還是會想要自己的廚房自己處理。
如果遇到對方家人「使喚」你去洗碗,男友不幫忙還覺得很合理,那我認為這段感情可以多考慮兩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