♥首頁Blog網路交友國內外交友軟體評比 – OkCupid, tinder, Pairs, Paktor, CMB, Bumble…

國內外交友軟體評比 – OkCupid, tinder, Pairs, Paktor, CMB, Bumble…

Apr 27, 2019

談到網路交友、 交友軟體 、交友APP  ,很多人馬上會露出不可置信、略帶嫌棄、不願意接受的表情:

「你有需要上網交友?」(懷疑眼神)

「蛤!不要吧!好怪喔」「會不會很多變態啊?」

「會用app交友的女生應該都不怎麼樣吧…」

「我覺得那是真的走投無路的時候才要用的耶!」

這些都是我生活中聽到的真實回應,甚至連有使用經驗的人都會想極力撇清。

但其實如果找對方法和用正確的心態,網路交友是一個除了學校、工作場所、朋友的朋友,平常狹窄生活以外,更多元和先進的交友方式。我一直很想翻轉大家對於網路交友的偏見,因為自己蠻喜歡透過 交友軟體 (Dating App)認識朋友,現任男朋友也是從交友App認識,到現在已經交往兩年多(2019/10 Update),身邊也有一些在網路上認識,最後走上紅毯的朋友。

常常苦嘆自己交不到男/女朋友的人兒們,看完這篇評比後,快去下載app吧!

在評比各大 交友軟體 前,還是要再三強調幾個重點:

當然,想清楚自己的目的最重要,可以參考第零篇 沒有最好,只有更適合,釐清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樣的關係!

這些是我自己親自使用過的交友APP,分享給大家:

Screen Shot 2017-10-28 at 10.28.58 AM

OkCupid 是我最喜歡的交友APP,上面的人正派的機率高,想要找認真關係的人也多,更可以認識來自全世界的人。「正常」用戶一般會填寫完整的自我介紹資料,可以從中篩選自己期望對象的個性、興趣、價值觀等等。Okcupid更做了很多數據調查,透過大數據的方式去做更精準的配對,並會不時提供一些關於交友的洞見。我大部分有進到實際見面約會和最後交往的對象都是從okcupid認識的。

  • 適合對象:所有人。但大部分用英文溝通,因此懂英文會比較好。
  • 注意事項:小心假照片、假帳號、沒有認真填寫自我介紹的人、還沒見面就說他有多愛你的人,明確註明自己短期在某地的。
  • 優點:
    • 資訊清楚,有效率,就像瀏覽履歷一樣可以快速篩選不符合期望的人。
    • 不管在什麼平台上,女生都具有優勢,可以當被動選人的人。
    • 介紹中需要定義自己想要短暫關係(Short term relationship)、長久關係(Long term relationship)、或是新朋友(New friend)
    • 可以篩選對象的許多條件,包括所在地區、身高、年齡、性別…
    • 使用過程中還會有一些約會小提示。
  • 缺點
    • 免費。免費是缺點是因為每個人都可以加入,變態可以申請很多帳號
    • 現在廣告很多、很多!
    • 沒有中文版 參考OkCupid的 中文教學
    • 女生比較容易收到變態訊息
    • 要看誰喜歡你要付錢

Screen Shot 2017-10-28 at 10.41.58 AM
Coffee Meets Bagel (簡稱CMB)有一些比較特別的「遊戲玩法」,它要連結Facebook才能給你精準的配對,透過你的學經歷來找出適合你的人。每天會有一些主動配對,你可以去瀏覽一些個人介紹,但每天的「咖啡豆」有限,傳送”Like”通知的時候需要咖啡豆,所以讓大家不能隨意按喜歡,必須精挑細選。兩個人互相喜歡後才能聊天,而聊天室有規定七天內會關閉,這樣代表兩個人如果聊得來,必須趕快留聯絡方式或約出來見面。

  • 適合對象:期待穩定正式關係,雖然介面是英文,但上面蠻多人都會用中文聊天的。期待對象學歷較好的。
  • 優點:
    • 免費但有咖啡豆的限制,且必須連結臉書。
    • 在台灣的用戶都看起來蠻正派,各方面條件都不錯。
    • 介面很可愛
    • 我看到的配對結果都感覺蠻適合的。
    • 聊天室關門的機制
  • 缺點:
    • 如果剛好看到喜歡的可是當天的用完了,隔天可能就看不到一樣的人了。不然就是要花錢購買咖啡豆。
    • 遊戲機制有點太複雜,很多人搞不清楚
    • 台灣使用者比較少,容易一直看到一樣的人

Meet the one 是一個 2018年由台灣出品設計,全新的心理學交友網站以心理學為基礎、見面聊為前提,整體設計非常適合華人文化,包括對婚姻關係的看法、家庭觀、對另一半的條件要求,甚至加入「旅伴測驗」、「愛之語」等心理測驗,用一系列的數據分析,配對「可能」最適合你的異性(目前沒有同性交友的選項)

  • 適合對象:以結婚、認真交往為前提,重視對方契合度更甚於其他條件
  • 優點:
    • 以心理學分析、配對價值觀及生活習慣合適的對
    • 每天限定配對人數,限制可回覆時間,讓交友更有效率
    • 目前可以免費加入
    • 有各種以心理學為基礎的配對測驗
    • 台灣人設計,適合華人交友習慣,繁體中文介面
  • 缺點:
    • 沒有APP
    • 每天的配對人數約2-3人,比較沒有其他選擇性
    • 有些太主觀的價值觀判斷
    • 需回答很多問題
    • 男生需要付費

延伸閱讀:

Screen Shot 2017-10-29 at 12.54.36 PM
Tinder 應該算是全球最火紅的交友軟體,尤其創新的滑左滑右(滑左代表不喜歡、滑右代表喜歡)概念,讓你快速篩選不是你的菜的人。兩個人要都一起滑右(喜歡彼此)才能開始聊天。Tinder 後來加入付費可以看到誰喜歡自己的機制,不僅讓配對機會提高,也讓他們的收入直衝天際。雖然在 tinder 上較多人都是想要發展短暫關係,但身邊也有朋友是從 tinder 認識,後來成為男女朋友,穩定交往中。

  • 適合對象:較在乎外表的人、想快速約會、不排斥以性關係為交往主軸的人
  • 注意事項:很多上Tinder的人追求的並不是長期穩定的關係,不管男女還是要好好保護自己!
  • 優點:
    • 使用者非常多
    • 免費
    • 介面簡單好理解,UX 設計的很好,現在更新版本還可以點兩下直接看同一個人下一張照片,而不用點進去。
  • 缺點:
    • 免費版本有區域限制,不能看不在附近的人
    • 使用者比較多不是想要認真的關係
    • 溝通常以英文為主
    • 以長相評斷一個人的成分比較大,所以照片很重要(也很容易騙人)

【2019.10.3 Update】 Hinge 被很多媒體評為最好的交友軟體,在美國、英國、澳洲等英語系國家快速成長。而 Hinge 的宗旨是:在現今的數位時代,單身男女過於執著於『配對』,卻沒有在現實中產生『連結』。所以 Hinge 的成立就是要改變這樣的現況,這是一個設計來要被刪除的APP。Hinge 整體的使用非常簡單易上手,沒有太多複雜的設計,基本上10分鐘內就能搞懂,介面設計也很漂亮。

  • 適合對象:尋求長期認真關係的單身男女,建議有國外經驗、英文較好會比較上手。
  • 優點:
    • 可以一次看到對方的資料和對某些問題的答案
    • 需要上傳六張照片才能使用某些功能
    • 介面好看簡單,使用順手
    • 用回答問題取代從零開始編輯的自我介紹
    • 配對之後才能聊天
    • 不一定要用 Facebook 登入
  • 缺點
    • 沒有中文介面
    • 台灣使用者較少,幾乎都是外國人,或在國外長大的亞洲人。
    • 只能設定對象的少數條件,其他條件需要付費

【2018.11.26 update】Bumble 是由 Tinder 前創辦人所創立的交友軟體,創立時間不長,在台灣也比較少人討論,但卻是一個十分適合女生使用的交友軟體,因為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點就是:要由女生傳出第一則訊息才能開啟對話。

適合對象:不介意由女生主動,對另一半沒有太多預設立場,想多認識朋友的使用者。

優點

  • 由女生主動發訊,避免性騷擾訊息、無聊男子騷擾。
  • APP介面設計感高、簡單、直覺。
  • 自由選擇是否串連Facebook
  • 有中文網站(但是是簡體)
  • 破冰題目很有趣,重視價值觀、興趣甚於客觀條件
  • 除了約會對象,可以認識新朋友和拓展人脈
  • 不小心左滑了自己有興趣的對象,可以搖一搖救回來

缺點

  • 目前台灣使用者少
  • 篩選對象的條件只有年紀和性別
  • 如果按愛心需要花錢
  • 看簡介的介面設計得有點不清晰
  • 只能認識住在附近的人,區域性交友為主

派愛族Pairs 是日本來的交友軟體,有陣子瘋狂廣告,主推日本和台灣,是一個非常日本風格的APP,包括設計(粉色系)、概念(男付錢、女免費,男追女)、用語(xx小姐、xx先生)等,呈現出女生等著被追的情況。

  • 適合對象:觀念和想法比較傳統、男女氣質強烈的亞洲人,以結婚為前提的男女。
  • 優點:
    • 一樣需要用Facebook連結,確認身份。
    • 使用介面順手,容易理解
    • 中文介面,且使用度流暢
    • 可以加入不同興趣、關鍵字、偶像等等的團體,找到適合彼此的對象。
    • 可以篩選的條件很多
    • 對女生來說沒有受限的功能
    • 男女都有明確認知是要找「穩定交往的對象」
  • 缺點:
    • 全部由男生付費的服務,有時會搞得男生覺得付錢是大爺的觀念。聽過幾次女生如果最後不願意見面或沒興趣被罵的經驗。
    • 稱呼彼此先生小姐我覺得有點怪(純粹個人想法)

延伸閱讀:

緣圈 是一個來自韓國,但在地化做得很完整的交友軟體,男女之間要經過幾關的PK,才能和對方對話。

  • 適合對象:較不容易遇到約炮性質的對象(因為所需時間較長),比較有耐心的男女,長相中上(因為以一張照片去比較)
  • 優點
    • 所需時間較長,單純想要約炮的人少
    • 機制有趣
    • 中文介面
    • 需要雙方配對才能聊天,避免過多騷擾訊息
  • 缺點
    • 第一關用一張照片定輸贏
    • 耗時但可能配對到之後沒有聊天

【2019.3.3 Update: 圈你圈我交友APP 緣圈 99%被圈率達成

理科太太在影片中介紹的交友軟體 Sweetring,算是曾經打廣告打得很兇,又低調了一段時間,近期(2019年)又忽然大肆的做PR、打廣告、找知名YouTuber代言等等。創辦人從六七年級生熟知的「愛情公寓」起家,算是非常懂台灣交友環境,不過創辦人是男是女,非常影響對產品設計的細膩度,尤其是對「交友」的出發點。

  • 適合對象:想找長期或短期關係的台灣單身男女都適合,沒有太大的區隔性,使用者比較少是有國外經驗的。
  • 優點:
    • 可以直接傳訊息,無需經過配對(是優點也是缺點)。減少經過配對過程的時間,可以直接聊天。
    • 符合台灣人喜歡「揪團」的個性,有一個直接揪人區
    • 自動生成「自我介紹」,設定帳號之後就馬上有內容,無需編輯。(但建議還是花點心思編輯,配對機率會比較高
    • 產品有在不斷優化、增加功能
    • 可以設定一些問題,可以了解對方會怎麼回應。
  • 缺點
    • 未配對就可以直接傳訊息,女生往往一夜之間就會收到爆炸多的騷擾訊息。建議可以參考OkCupid後來改善的作法。
    • 可以設定傳送問題,因此許多男生會在第一則訊息就問非常不禮貌的問題,例如「你會不會想跟外國人交往」這種。(建議閱讀:四招讓你的訊息不再石沈大海

Sweetring 算是以台灣來說,整體設計非常完善和符合台灣文化的交友軟體,若真的要雞蛋裡挑骨頭,是整體視覺設計和英文介面的用字遣詞可以再精進一點囉!

【2020年 3 月 Update AiMM 已轉型為線下配對相親模式,請參考交友管道評比:線下篇

Screen Shot 2017-10-29 at 2.25.30 PMAiMM 
以全球華人為主要目標對象的交友軟體,也有線下相親服務,與一般APP不同的是它用幾張照片組合成一個自我介紹影片。為了防止作假,他們人工審核每一個帳號,一開始也是要連結Facebook。每天會展示(系統認為)適合你的配對對象,很實際的展示華人很在乎的幾個條件:工作、學歷、身高、婚姻狀況、宗教信仰和興趣。

  • 適合對象:對象限定在華人、以長期穩定關係或結婚為目標
  • 優點:
    • 使用者幾乎都很正派,有Facebook和審核機制,避免假帳號
    • 女生可以找到客觀條件(收入、工作、學歷)很不錯的對象
    • App上面會提供一些約會的小撇步、推薦約會的活動和餐廳等等
  • 缺點:
    • APP介面還很陽春,常常閃退
    • 用照片組合的影片其實沒什麼意義,看照片比較快

題外話:有朋友用了之後被找去線下相親,結果到了發現現場有很多女生同時跟一個在外地的男生視訊相親,感覺很像跨國選妃… 嗯…

微信 WeChat

微信(Wechat)中也有內建交友功能,像是搖一搖(Shake)、在附近的人(People Nearby)。「搖一搖」是搖手機,同時正在搖的人就會出現,可以選擇要不要加對方好友。「在附近」的人就是會出現所有在一定距離內並且開啟這個功能的人。

  • 適合對象:有中國經驗(住過、工作過)的人,因為會用微信的也大部分是有待過中國或是中國人。
  • 優點:
    • 很隨機,沒有太多設限
    • 剛好一群朋友在某個酒吧或餐廳,可以馬上看看附近有沒有人,可以直接認識。
  • 缺點:
    • 不知來者何人,完全沒有背景篩選
    • 一切看緣分

Screen Shot 2017-10-29 at 2.09.33 PM
Paktor 是一個從新加坡崛起的交友軟體,號稱亞洲版的Tinder,介面和遊戲方式都和Tinder很像,但更多亞洲人使用,也更適合亞洲人的交友菜市場。現在跟17成為一個集團,所以有主打年輕人市場的感覺。現在在台灣的業務也包含線下的高質感約會,在台灣各地都有顧問,提供單身男女比較現代、都會的相親感受。(但這邊寫的是以App為主)

  • 適合對象:亞洲人、使用者感覺較年輕
  • 優點:
    • 免費使用
    • 適合亞洲人使用
    • 要用Facebook連結,也是比較有保障
    • 除了左滑右滑多加了按鈕,以防搞不清楚怎麼滑的人搞錯
    • 有Group讓不習慣一對一聊天的亞洲人可以先從群聊開始
  • 缺點
    • 概念跟Tinder類似,但邏輯更複雜,介面也有點混亂
    • 一下載就被加入Group,然後就一直瘋狂彈出誰誰誰加入
    • 對我(30幾歲的女生)來說,功能太多和設計太亂了

【2018.6.23 update】延伸閱讀:Paktor Premium 拍拖約會吧 體驗心得

其實交友軟體真的不勝枚舉,除了以上我自己用過的,身邊朋友還有用過Match.com和eHarmony是需要付費的,同志使用的Grindr, Les Park,和很多很多、一直不斷出現的交友App。其實不管用什麼App最重要的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菜市場,不要侷限自己,但要注意安全,別遇到 騙財騙色的網路騙子